游客
题文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唱道:“……九送红军,上大道。……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这首民歌的产生和流行

A.与北伐战争有关 B.与反“围剿”斗争有关
C.与百团大战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走城市革命道路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下列四幅图中,被认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是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下列口号,属于这一运动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隧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B.老农非常惧怕日本人
C.辛亥革命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有限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