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隧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 B.老农非常惧怕日本人 |
| C.辛亥革命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有限 |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 A.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八大” | D.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迪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迪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 D.八国联军屠杀北京居民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
|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