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论法的精神》 |
| C.《共产党宣言》 | D.《物种起源》 |
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驱散这朵“乌云”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 B.电磁感应理论 |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艾赛亚•伯林在评价某一科技成果时说:“无论对他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它为基础的。”“它”指的是( )
| A.哥白尼的“曰心说” |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
|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D.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体系 |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一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一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
|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
加尔文宣称,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家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由此可知,加尔文在实质上()
| A.否定了宗教的作用 | B.否定了教皇的作用 |
| C.否定了个人的奋斗 | D.否定了改革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