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夏王朝存在的史料是

A.《国语》记载的“防风后尘,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记载的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传》记载“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表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中国史学家马克垚认为:“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信徒皆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其中马丁•路德对文艺复兴的深化表现为

A.将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B.主张将世俗权力置于教会之下
C.带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D.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据此你认为柏拉图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② 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
③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④ 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B.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