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下列关于内阁制度与宰相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制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官僚机构 |
B.内阁制和宰相制都是为适应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设立 |
C.内阁阁臣不能制约皇权,而宰相具有制约皇权的作用 |
D.内阁阁臣和宰相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
A.军功爵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