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中“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 A.英国、法国 | B.法国、美国 |
| C.德国、俄国 | D.美国、英国 |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 A.变法 | B.革命 |
| C.民主 | D.科学 |
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作者在思想上最倾向于
| A.顽固派 |
| B.洋务派 |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近代史上,顽固派指责某人的思想主张是“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人物是
| A.魏源 | B.李鸿章 |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 A.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
| C.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 C.民主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