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方某历史学者说:“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俄罗斯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上述历史现象发生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D.赫鲁晓夫实施改革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主义,促进历史进步的是
①1897年德意志帝国首相提出的“我们不想让任何人站在阴影里,但我们也渴望阳光下的地盘”
②1905年同盟会倡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一战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的民族自决
④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铁路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步。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行蒸汽机车的铁路最早出现在美国
B.火车为世界市场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C.19世纪早期中国掀起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D.“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地铁开始运营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从这组统计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品种
1913年
1916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1931年
1936年
原料
29.1
24.7
23.9
31.3
35.4
37.7
35.8
半制成品
38.7
43.2
37.5
38.9
34.8
32.5
23.2
制成品
12.2
11.0
14.6
13.8
13.3
13.6
16.3


①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②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③一战之后民族工业发展依然较快④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表明

A.对《临时约法》的失望
B.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不满
C.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D.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