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赵翼《廿二史劄记》写道:汉初诸臣,只有张良出身名门,“韩相之子也”。萧何、曹参等人属于小官僚,其他的如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等人“皆白徒”,樊哙当时只是屠夫而已。但是后来,这些人 “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A.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B.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
C.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下列图片说明东印度公司的性质( )

A.荷兰政府特许的商业股份制企业 B.英国政府特许的金融证券公司
C.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 D.西欧国家联合从事三角贸易的组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唐朝颁布的《关市令》规定:“诸官私斗尺秤度,每年八月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平校,并印署,然后听用。”这说明唐朝( )

A.商品经济活跃 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
C.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