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正东方 | B.正西方 |
C.西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000千米 | B.15000千米 |
C.10000千米 | D.5000千米 |
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 B.亚寒带地区 |
C.亚热带地中海区 | D.热带雨林地区 |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 B.地壳运动 | C.海陆位置 | D.人类活动 |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 )
A.海洋中 | B.陆地上 | C.大气中 | D.岩石中 |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 B.土壤层变薄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
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
①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园艺业比重增大 ④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 |
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 |
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
D.有利于国防安全,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