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地球在内的最小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 B.河外星系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⑤ | C. | ②③⑤ | D. | ①④⑤ |
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 | 谷物总产量下降 | B. | 农业劳动力减少 |
C. | 谷物需求量减少 | D. | 谷物单产下降 |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 | 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 B. |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
C. | 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 D. | 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后,粮棉生产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据此分析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城市近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图中2003年与1994年相比,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值变化最大的是
A.林地和耕地 | B.耕地和园地 | C.园地和林地 | D.耕地和草地 |
上题中所显示的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A.人口增长 | B.退耕(园)还林 | C.交通建设 | D.国家政策 |
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国的四大经济支柱是:侨汇、运河、旅游、石油 |
B.尼罗河是该国最长的河流,在尼罗河下游发展灌溉农业 |
C.跨亚、非两洲,濒红海、地中海,以阿拉伯人为主,信仰基督教 |
D.光照热量充足,有灌溉水源,适宜于生产长绒棉,产量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