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岛国海地(18.5°N,72.5°W)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了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中国国际救援队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上百种救援器械,于北京时间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据此回答各题。
海地地震发生时,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此时公转速度较快,且会不断加快 |
B.地震发生时,海地日影朝向东南 |
C.此日,海地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小于纽约 |
D.海地炎热的天气很可能加剧疟疾、霍乱、结核等疫情传播 |
关于此次地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多火山,从成因上看,应为火山地震 |
B.地震发生后,引发台风、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加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C.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地震发生地次日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的 |
D.中国国际救援队支援海地抢险救灾选择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 |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圈”,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时最可能在()
A.2月 | B.4月 | C.5月 | D.10月 |
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 |
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
C.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
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
下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圈,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下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下图分别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圈”。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图中,A地的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①A地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B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③A地沿岸有寒流流经④B地多地形雨
A.①③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 |
关于乙图中“种麦养羊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
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
③该农业区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
④每年6、7月份是种麦的忙季,养羊的闲季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河为( )
A.汉江 | B.闽江 | C.西江 | D.渭河 |
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
A.流程长,较稀疏 |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
C.水质清,无结冰 |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