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冬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和甲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A是 (天气系统),受锋面天气影响北京将出现大风、 、雨雪的天气状况。
(2)C处此时吹 风向,与B处相比风力较 (大或小),原因是 。
(3)参与甲区域P河流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降水和径流输送。
(4)甲区域图中的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状,城市主要沿 、 分布,影响该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把下列环境问题的序号分类填在下面表格中。
①酸雨②生活垃圾堆放在郊区③耕地减少④淡水危机⑤雾霾⑥森林面积锐减⑦臭氧破坏⑧矿产资源枯竭⑨土地荒漠化⑩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
资源短缺 |
生态破坏 |
环境污染 |
下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读图完成下表:(共9分)
厂名 |
最佳厂址(填代号) |
选择理由 |
钢铁厂 |
||
造纸厂 |
||
啤酒厂 |
读下表“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回答问题。
人口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第一阶段(1785—1790) |
3.8 |
3.2 |
0.6 |
第二阶段(1825—1830) |
3.8 |
2.4 |
1.4 |
第三阶段(1910—1915) |
2.9 |
1.7 |
1.2 |
第四阶段(1970—1976) |
1.3 |
1.0 |
0.3 |
(1)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其特征是
。
(2)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
。
(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死亡率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国家。从人口增长模式来看,A国属于_____________,B国属于______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I。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I的作用是。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
。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