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
A.①~甲、②~乙 | B.③~甲、④~乙 |
C.③~甲、①~乙 | D.④~甲、②~乙 |
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
A.大气环流 | B.纬度 |
C.下垫面状况 | D.沿岸洋流 |
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天象开始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结束于当日20时35分,下图为此次月全食过程中某时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此次月全食期间()
A.太阳直射在赤道 |
B.东半球各地均可观测到该天象的全过程 |
C.地球上白昼范围与黑夜范围的面积相等 |
D.黄赤交角度数逐渐减小 |
若①点经度为100°E,③点经度为120°E,地球表面()
A.①的自转角速度与②相等、线速度比②小 |
B.从②到③的最短航线是为先向东,再向南 |
C.③与④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660千米 |
D.④位于日界线附近,地方时为0时 |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以下问题。太阳()
A.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
B.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
C.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
D.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
B.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
C.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
D.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 | B.降水、蒸发、气温 |
C.降水、气温、蒸发 | D.气温、蒸发、降水 |
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与地壳运动及发生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之前 |
B.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 |
C.在沉积岩3形成后该区域有过大规模的地壳抬升运动 |
D.沉积岩4形成于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之后 |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仅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甲处岛屿更容易与西岸相连 |
B.如图示区域突降暴雨,则乙处最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
C.如图示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则丙处以上河段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 |
D.如沉积岩2中含有石油,则丁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
下图图a是台湾-福建-湖南-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b是图a中乙地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a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A.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
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
B.②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
C.③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
D.④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