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其中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共同理想武装全党    ②用马克思主义凝聚力量
③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④用荣辱观念引领风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设小康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梦想。今天,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逐步向人们走来。从进程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地在发展中应该

A.同步向前发展
B.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快一些,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重点保证发达地区进入现代化
D.把速度放在第一位

从古到今,任何国家都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只有如此,国家才能存在和运转。国家之所以要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国家要行使其职能
C.国家掌握着军队、警察,有强大的政治权力
D.国家要进行投资

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彰显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工的民心工程。某中学高三(1)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发言热烈。
同学甲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同学乙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同学丙说: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施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民不宜进城务工就业。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就“农民工”课题中的某一问题,确立一个子课题,写出子课题的名称,并简述选定该子课题的理由和研究方法。

材料一:山东“一体两翼”情况统计表


“一体”
“两翼”
GDP占全省(%)
61.6
38.4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
73.4
26.6
城乡居民平均存款(亿元)
104.5
59.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5.6
20.3

注:①“一体”主要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②2007年,“一体”人均生产总值仅为“珠三角”的62.69%;市均生产总值,仅为“长三角”的63.5%。③“一体”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较高,且汇集了全省8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众多高层次人才;“两翼”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市场广,但是产业层次低。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取得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巨大成就。回顾山东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1)图表(含注)说明,我省的“一体”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山东的“两翼”与“一体”相比,存在着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层次等方面的差距。就山东如何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改革,促进“两翼”发展,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2)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说明材料二。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