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漫画《牵着鼻子走》
材料二:调查显示,手机与平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电子产品也逐渐的“侵略”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00后”,是网络化生存和电子化生活的一代,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正在成为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习惯。“上学看手机,吃饭看手机,上厕所看手机,甚至睡觉也会看手机......”由于没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很多“00后”正在成为“电子娃娃”。
(1)材料一漫画中的学生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2)结合材料二,谈一谈这一生活情趣会对青少年造成什么影响?
(3)请你就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提几点建议。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说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张童少年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2)张童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简要说明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4)我们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材料一: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
材料二: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的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要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抗击非典抗震救灾、草根慈善、网络议政……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呈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10年里,亿万中国人民熟悉了“维权”,习惯了“监督”,认同了“公开”;10年里,亿万中国人积极“围观”,热忱“参与”,坚定“互动”。(1)“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实现两个“翻一番”和“两个同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网友“中国风”认为,“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上献言,内容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也有不切实际、不理智、不文明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3)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民主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具有什么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上述投票?投票的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图中彰显的是全国人大的哪一项职权?
(3)如果你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达想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