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的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奋进与求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计9分)
材料一: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用史实论证“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破江宁城后。天王洪秀全全身着黄龙袍,脚蹬黄龙靴,乘坐金碧辉煌的大轿由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太平军攻克江宁城后,改江宁为天京(又名天都),定天京为首都。
(2)洪秀全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大总统誓词》
(3)孙中山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据新华社2014年2月27日电,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
(4)确立国家公祭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该决定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材料五: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5)该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请回答:
(1)《海国图志》的内容是什么?
(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2分)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事件?(2分)
(2)双方会谈的目的各是什么?(4分)
(3)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苦难十四年,鬼子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请回答;
(1)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 (4分)
(2)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在“苦难十四年”间日本侵华的其他史实(至少2件)(4分)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1)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2)商鞅最后惨遭五马分尸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识读战国形势图并回答问题:(共8分)
回答: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B
CD
(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