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①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                        
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1)材料所引诗句的作者是,他是唐代诗派的代表人物。
(2)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___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1 )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都把作为主要意象。(每空1分)
( 2 )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王安石政治上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该词作于此期间。
(1)请结合词的上片具体分析作者归隐后的境况。

(2)“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