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1分,共7分)如图A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图B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
(2)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3)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_病。
利用下图中的甲所示结构进行下列有关神经传导方面的实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_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用电极刺激①处,如果观察到肌肉收缩,并在②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证明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刺激②处,在③处没有测到电位变化,再用电极刺激③处,在②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证明。
(3)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I、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I组材料的___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实验结果显示,该药物能阻断乙图所示结构的兴奋传递。如果该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可能是作用于图乙中的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
下图为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
(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在结
构上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_,为酶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都含有______________分子,是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另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还有____。
(2)图中甲的色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若适当
提高C02的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___,[H]和ATP的含量将________。
(3)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_____________过程合成糖元。
(4)发生在人体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在缺氧情况
下,物质A通过过程⑤形成的物质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A在肝脏内可以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进行______________作用。此作用在
人体内只能生成_____________氨基酸。
(7分)以下甲图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乙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上述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在乙图中B点时,蚯蚓种群属于型。
(3)研究以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4)分解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农田中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请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分析回答问题:
第一步:将取自农田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纱布的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纱布、烧杯等均消毒,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第二步:设置对照:
烧杯A |
烧杯B |
加入2mL淀粉糊 |
加入2mL淀粉糊 |
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
加入30mL自来水 |
第三步: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后,分别取A、B两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等量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和B1、B2。
第四步:试剂鉴定:
A1 |
A2 |
B1 |
B2 |
加入双缩脲试剂lmL,静置2min。 |
加入斐林试剂lmL,沸水浴加热2min。 |
加入双缩脲试剂 lmL,静置2min。 |
加入斐林试剂lmL,沸水浴加热2min。 |
第五步: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的单一变量是。
②请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并改正、。
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请根据材料回答:
1.甲硫磺酸乙酯(EMS )能使鸟嘌呤(G)变为7 - 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 序列中C-C 对转换成C-T 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 l )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 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 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均变为7 - 乙基鸟嘌呤。请在答题卡相应方框的空白处,绘出经过二次DNA 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 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 )处理后,DNA 序列中部分G -C 碱基对转换成G - T 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至少写出两点)。
( 3 )水稻矮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杆水稻种子经EMS 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杆植株。请简述该矮杆植株形成的原因。
(4)此育种方法称为,其优点是。
II.水稻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杆的基因A 和矮杆的基因a 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 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 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l)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矮杆抗病(aa BB )的水稻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水稻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2 )某同学设计了培育水稻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的③过程表示,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l)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加入的物质是。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将呈反应。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