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

(1)寒冷的冬天,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________有关(填相关字母)。
(2)图中信息分子A所示调节途径的基本方式与信息分子B的调节方式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并分泌信息分子B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其只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信息分子E所示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5)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用溶氧法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______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_________,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___________。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__________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_____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约为每分钟产生__________溶解氧。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___________,且对___________的抑制更为显著。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_________。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小鼠体细胞含40条(20对)染色体,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基因分别位于2、3号染色体上)的实验鼠,已知基因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鼠的体色为________________,褐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
(2)亲本鼠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杂合白色鼠占___________。
(3)有一种单体小鼠,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比正常小鼠少1条6号染色体),但不影响小鼠的生活和繁殖。以粗糙毛(ee)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
假设E(或e)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E(或e)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_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_,消耗的C5由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0.3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用到酒精,其酒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
(3)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据图回答

最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是_________时期,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在de时期,mRNA含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