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快乐阅读吧。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南 辕 北 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个人要从______到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三个理由,一是认为自己的马很好,二是认为自己________,三是认为车夫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A. 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正。  B. 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C. 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D. 他弄不清楚东南西北。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 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
(5)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小能手。
空中楼阁
从前有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
一次,他去拜访邻近的另一个财主时,在那人的园子里看到一幢三层楼房。那楼房建得庄严华丽,宽敞明亮,很有气派。他十分羡慕,呆呆地瞅了半晌,暗暗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马上也造一幢这样的楼房呢?
他把木匠找来,问道:“那阔气的高楼是你造的吗?”
木匠答道:“是我造的。”
富翁很高兴,对木匠说:“你也照样给我造一幢。”
木匠点头同意。事情很顺利地谈妥了。
不几天,木匠就来为富翁造高楼了。按老规矩,先是丈量地皮,规划方圆,然后掘土,打地基,再是和泥,砌砖……
富翁放心不下,成天在工地上东转西遛,看着工匠们干活。哪知他越看越不称心,便去问木匠:“你们要费这么多工夫,花这么多材料,准备干什么呀?”
“不是要盖三层楼房吗?”木匠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富翁听了,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着急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造第三层楼。”
木匠望着富翁半痴半傻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这是不可能的,不先造第一层第二层,怎么能造第三层呢?”
(1)联系上下文写反义词。
愚蠢 —— ()华丽 —— ()宽敞 —— ()
顺利 —— ()明亮 —— () 固执 —— ()
(2)木匠按怎样的规矩给富翁造房子?富翁要求木匠怎样造房子?请用“”画出文中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语句。
(3)你读故事后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课外类文阅读。
孔雀和羽毛
“瞧,多么美丽!”一只孔雀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孔雀听了,非常得意。它骄傲地对身上的羽毛说:“你听,人们都在夸我长得漂亮。”
羽毛听了,很不服气地反驳道:“如果没有我那样艳丽的色彩,人们还能称赞你漂亮吗?
孔雀听了羽毛的话很恼火,它把羽毛一根根从身上全都拔掉了。羽毛也无情地与孔雀的身体分开了。
第二天,人们又看见了这只孔雀,可是再也没有人称赞它了。
一阵冷风吹来,孔雀由于失去了羽毛的保护而冻得浑身发抖;而羽毛也被风吹得东一根,西一根,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这时,孔雀想起了羽毛,羽毛更想孔雀。
孔雀美丽,是因为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而羽毛美丽也正因为它附着在孔雀的身上才显示出来。它们双方失去任何一方的陪伴,都不会得到人们的称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恼火——( )称赞——( )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篇短文理解正确的是( )

A.羽毛即使不在孔雀身上,在别的地方它也很美;而孔雀如果没有羽毛一定不美。
B.羽毛不愿意离开孔雀,是孔雀硬把它拔掉的。
C.孔雀与羽毛失去任何一方都不会美丽的,都不能得到人们的称赞。
D.人们称赞孔雀美丽而没有称赞羽毛,所以羽毛很委屈,决定离开孔雀。

本课与《陶罐和铁罐》一文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两篇课文的结尾相同。
B.故事内容都是以争吵的形式展开的。
C.表达方法上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
D.两篇课文都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正确看待事物的优点和缺点。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记叙的(A.时间;B.方位;C.事情发展)。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多选)
A.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B.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C.美丽只能是长处,不可能是短处。

课外阅读。
马和驹
有一匹可敬的老马,他失去了老伴,身边只有一个唯一的儿子和他一起生活。老马十分疼爱他,把他带到一片草地上去抚养,那里有流水,有花卉,还有诱人的绿荫,总之,那里具有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
小马驹根本不把这种幸福的生活放在眼里,每天滥啃三叶草,在鲜花遍地的原野上浪费时光,毫无目的地东奔西跑,没有必要地沐浴洗澡,没感到疲劳就睡大觉。
这匹又懒又胖的小马驹对这样的生活逐渐厌烦了,对这片美丽的草地也产生了反感。他找到父亲,对他说:“近来我的身体不舒服。这片草地不卫生,伤害了我;这些三叶草没有香味;这里的水中带泥沙,我们在这里呼吸的空气刺激我的肺;一句话,除非我们离开这儿,不然我就要死了。”“我亲爱的儿子,既然这有关你的生命,”他的父亲答道,“我们马上就离开这儿。”他们说了就做——父子俩立刻出发去寻找一个新的家。
马驹听说要出去旅行,高兴得嘶叫起来,而老马却不这么快乐,安详地走着,在前面领路。他让他的孩子爬上陡峭而荒芜的高山,那山上没有牧草,就连可以充饥的东西也没有一点儿。
天快黑了,仍然没有牧草,父子俩便只好空着肚子躺下睡觉。第二天,他们几乎饿得筋疲力尽了,吃到了一些长不高的灌木丛,心里十分满意。现在小马驹不再奔跑了;又过了两天,他几乎迈了前腿就拖不动后腿了。
老马心想,现在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就把儿子领上了一条他不认识的路,走到半夜,又把他带回到原来的草地。马驹一发现嫩草,就急忙地去吃。“啊!多么绝妙的美味啊!多么好的绿草呀!”他喊起来,“哪儿来的这么甜这么嫩的东西?父亲,我们不要再往前去找了;我们别回老家去了——让我们永远留在这个可爱的地方吧,我们就在这里安家吧,哪个地方能跟这里相比呀!”
他这样说着,说着,天亮了。马驹认出了这个地方,原来这就是几天前他离开的那片草地。他垂下了眼睛,非常羞愧。
老马温和地对他说:“我亲爱的孩子,要记住这句格言:享受太多,就会厌恶快乐;如果要得到幸福,就必需适度节制。”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生活( )的小马驹
( )地东奔西跑( )的草地
( )的美味( )地走着
(2)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①小马驹为什么要离开那片美丽的草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横线画出小马驹对这片草原前后不同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