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三    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科技改变了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下列是某班根据工业革命的内容组织的一节历史兴趣课,请你一同参与。

生活的变化

(1)图1的变化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请指出此成果发明者是谁? 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影响?
生产的变化
负面的影响


(2)图2 反映了人类生产的主要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3 反映了人类历史在工业化进程导致出现的什么现象?请为解决图 7 反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历史学习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参与探究。
【了解人物】

(1)探究1:以上内容是哪一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大事年谱(部分)?由此可见,他在哪一场战争中作出突出贡献?
【评说人物】

(2)探究2:小桃对拿破仑的评价是否确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总结方法】
(3)通过以上探究,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真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新海岸所要的第一样东西。
(1)材料一中的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2分)请你举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2分)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2分)材料二反映了他美洲去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