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在军事、工矿企业等领域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然而它以失败告终。它不过是实践了一场残破的或者说畸形的“技术现代化”。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材料二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三 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在革命和维新思想上缺乏清醒的认识。同时,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广大农民、工人对维新思想和革命理论知之甚少……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的梦想化为泡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说说埃及的金字塔?
为什么说古代埃及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
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出了青年学生哪些伟大的民族精神?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的旧制度的腐朽。郐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A)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C)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4分)
(2)材料二所述中,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A) (B) (C)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辛亥革命取得哪些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