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完成:
(1)材料中“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的“和平方式”是指什么方式?有什么意义?
探究历史,据图片信息完成问题: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上图反映的重大事件是谁提出的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对该事件的感受。
阅读下列材料: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年龄、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请完成:
(1)你知道上述法令出自哪里吗?这项法令颁布于何时?由何机构通过?
(2)我国实行几年义务教育?你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吗?
(3)国家实施的以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宗旨的工程称什么?请你给这一工程写一简单的评语。
辨析题:(要求,题中画线部分不能变)
1959年,王爷爷从上海回到家乡福建农村,他看到广大农民以包产到家的形式经营农业生产,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植着高产的籼型杂交水稻。
(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关于新航线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一是“灾难说”,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也有积极作用;二是“进步说”,虽有消极作用,但总体上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试阐述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