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在中共这个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各阶层纷纷起来抗日,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袁鹏飞讲中国史》(下)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这种办法被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他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叫什么?
(4)他用什么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所说的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那些功绩?至少写两条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
(4)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了对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小明同学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他的笔记如下面表格,但是不够完整。
(1)请帮他在表格中的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补充完整。
朝代 |
开国之君 |
亡国之君 |
都城 |
建立时间 |
重要事件 |
夏朝 |
|
桀 |
阳城 |
公元前 2070年 |
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商朝 |
|
纣 |
(人名) 迁都到殷 |
约公元前1600年 |
(战役) |
西周 |
周武王 |
|
镐京 |
约公元前1045年 |
实行分封制 |
(2)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识读下图并回答
(1)图中文物名称是什么?
(2)铸造于哪一朝代?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地位
(3)请再写出你知道的同一时期的两个青铜器
识读右图并回答
(1)战国七雄中位置在最西的是 国,在最东的是 国,在最北的是 国,在最南的是 国。
(2)战国初年,三家分晋指分成了哪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