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不竭的推动力。在中外历史上每当旧的制度或过时的技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新“东西”,譬如新产品、新政等。结合所学知识解决这些“新”问题:
(1)为了突破水力、风力等受到很多自然条件的制约,研制出什么样的“新”动力机器?
它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样的“新”时代?在19世纪交通工具的创新方面,哪个国家的走在最前面?
(2)当煤的污染甚至使伦敦成为“雾都”时,人们发现了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这项新能源又把人类推进什么样的“新时代”?
(3)当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时,列宁提出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创新之处表现在何处?( 2分)
(4)当资本主义发展遇到危机威胁时美国采取什么政策?新在何处?( 2分)
(5)下表是《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项目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国内增长率
2.2
4.2
3.3
3.5
4.7
4.8
其中IT产业
0.6
0.8
1.0
1.2
1.3
1.3

该表主要说明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题
材料一: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声誉。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来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文中的演说者是谁?他提到的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各指什么?
(2)材料二,选自内战中颁布的一部文献,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颁布后,对于战局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一中的这位演说者值得我们纪念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
(2)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表明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它们为首形成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什么?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资本主义” 、大国腾飞和开始崛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福泽谕吉《脱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它对俄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3)守旧的政府被推翻后新政府通过什么事件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
(4)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5)这两个历史事件共同的性质是什么?
(6)从这些国家的发展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 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
(3)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意义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