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 (H+) × c(OH-) =10-14的溶液 |
B.n(H+)=n(OH—) 的溶液 |
C.c (H+)=1.0×10-7 mol/L的溶液 |
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下列每组分别给出了两个量,其中可以组成一个物质的量的公式的组有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物质微粒数 |
固体体积 |
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
非标准状况下某物质的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 |
固体密度 |
溶液体积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物质的摩尔质量 |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①④⑤D.①③④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已知该物质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以及光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
B.该物质形成的分散系不能转化成更稳定的体系 |
C.此项工作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
D.此项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需要95 mL 0.1 mol·L-1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 |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
D.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Ba(NO3)2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 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A |
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2 mol/L |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 |
D.500 mL溶液中NO3-物质的量为0.2 mol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g·mol-1)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g)在数值上相等 |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