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CO和N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汽车尾气的反应式之一为:
2NO(g)+2CO(g)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   △H= +180.5kJ/mol   ①
C(s)+O2(g)=CO2(g)          △H= -393.5kJ/mol   ②
2C(s)+O2=2CO(g)           △H= -221kJ/mol   ③
则2NO(g) + 2CO(g)N2(g) + 2CO2(g)△H=               
(2)-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NO和CO时,反应进行到t时刻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mol、n(NO)=2amol、n(N2)=bmol,且N2占平衡混合气体总体积的1/4。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只含a、V的式子表示)。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填序号)
A.v(CO2)生成=v(CO)消耗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NO、CO、N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不再变化
(3)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通入固定容积2L的密闭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有害气体NO的转化率是         ,0~15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CO浓度减小,则改变的条件是    (填序号)。
A.增加CO的量         B.加入催化剂
C.降低温度            D.扩大容积体积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则: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 Pb O 2 的酸性比 C O 2 的酸性(填"强"或"弱")。
(2) Pb O 2 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Pb O 2 可由 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 O 2 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 Pb(N O 3 ) 2 Cu(N O 3 ) 2 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4) Pb O 2 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 a 点为样品失重的4.0 % (即样品起始质量- a 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100 % )的残留固体。若 a 点固体组成表示为 PbOx m Pb O 2 · nPbO ,列式计算 x 值和 m:n 值。

在容积为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 2 O 4 ,发生反应 N 2 O 4 ( g )2 N O 2 ( 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 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 s 时段,反应速率 v ( N 2 O 4 )为 mol · L -1· s -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 c ( N 2 O 4 )以0.0020 mol · L -1· s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 又达到平衡。
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列式计算温度 T 是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
(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 2 (g)+3 H 2 (g) 2N H 3 (g) H=-92.4KJ/mol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 H 2 S 杂质常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 N H 4 HS 。一定条件下向 N H 4 HS 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II中制氯气原理如下:
C H 4 (g)+ H 2 O(g)=C O 2 (g)+3 H 2 (g) H=+206.4KJ/mol

CO(g)+ H 2 O(g)=C O 2 (g)+ H 2 (g) H=-41.2KJ/mol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 H 2 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 CO 进一步转化,可提高 H 2 产量。若1 mol CO H 2 的混合气体( CO 的体积分数为20%)与 H 2 O 反应,得到1.18mol CO C O 2 H 2 的混合气体,则 CO 转化率为
(3)下左图表示500 C ° 、60.0 MPa 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 N H 3 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 a 点数据计算 N 2 的平衡体积分数: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下右图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 N H 3 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 A( C 10 H 16 ) ,叫 α -非兰烃,与 A 相关反应如下:

(1) H 的分子式为
(2) B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含两个 -COOC H 3 基团的 C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4) BD DE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5) G 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6) F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级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
(7)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
(8) A 的结构简式为 A 与等物质的量的 B r 2 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3)已知:

化合物
MgO A l 2 O 3 MgC l 2 AlC l 3
类型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熔点/℃
2800
2050
714
191

工业制镁时,电解 MgC l 2 而不电解 MgO 的原因是;制铝时,电解 A l 2 O 3 而不电解 AlC l 3 的原因是
(4)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写出 SiC l 4 的电子式:;在上述由 SiC l 4 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 kg 纯硅需吸收 a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 P 2 O 5 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 P 2 O 5 干燥的是
a. N H 3 b. HI c. S O 2 d . C O 2

(6) KCl O 3 可用于实验室制 O 2 ,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