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
《朱子语类》:“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引文中的“此理”指
A.以民为本 | B.三纲五常 |
C.发明本心 | D.工商皆本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政体,沿袭了几千年,断无没有反动之力之理。所以秦灭六国未几,而反动即起。……封建之人,对于此制,亦未必敢有何等奢望,不过舍此别无他法,还想借此牵制异姓,使其不敢轻于篡夺而已。受封者亦知其与时势不宜,惴惴然不敢自安。所以唐太宗要封功臣,功臣竟不敢受。”据材料判断下列关于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秦朝后的分封制是一种反动倒退现象
②中央集权制度下出现分封制是正常的
③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君权易被地方篡夺
④后世的分封对象仍以王室、功臣为主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人性非恶也非善……可是利欲却同时过分地发展他的不良倾向……从人人自私自利的、可怕的、广泛的冲突中,应该产生出改革一切的需要:对罪恶的厌恶,对真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热爱”。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 |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C.荒诞派戏剧 | D.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