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促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 土地的使用权 B. 土地的用途
C. 土地的所用权 D. 土地的规模

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 农业仅赖百工 B. 百工亦为本业
C. 农工比重适当 D. 农工任其消长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 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 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