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义和团运动期间 |
| C.辛亥革命期间 | D.北伐战争期间 |
1944年至1973年,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 B.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
| 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 D.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 B.罗斯福新政 |
| C.斯大林体制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 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
|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
|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 B.引发启蒙的原动力不同 |
| C.中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 | D.中西方的文化政策不同 |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上述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 A.三大改造的实施 | B.“一五”计划完成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