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严州图经》是一部记载南宋时期严州(位于浙江)情况的史志。下列各项在该图经中可能出现的有
①学校科举②坊市③所辖各县境图④“机户”与“机工”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汉初律令规定:里门每天按时开放,钥匙由田典、里典轮流掌管;在伏日(鬼节)里门全天关闭,禁止行人通行和里民出入耕作;如有使节出行、救水火、追盗贼等情况,则开门放行;违律者,罚金二两。由是可知当时政府
|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B.重视对基层的管理 |
| C.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 D.加强对外交流往来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资本主义萌芽迅猛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
| A.“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 |
| B.“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 |
| C.“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
| D.“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