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 )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
| A.责任内阁处于权力中心 |
|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
|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
|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 人物 |
言论 |
| 李鸿章 |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 郑观应 |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 梁启超 |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 陈独秀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A. 启蒙与救亡并重
B.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
D. 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亡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 |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该法案反映的此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包括()
|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
| B.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
| C.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