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欧洲一体化的深入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马丁·沃尔夫说:“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达成
C.世界银行的诞生 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生活必需品供应的严重不足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闭关锁国导致经营理念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