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 A.土地兼并出现 | B.官民矛盾尖锐 |
| C.官吏滥用权力 | D.农民生活艰难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双赢 |
| C.希望两岸实现三通 | D.两岸应该实现全面合作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 B.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 |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
| C.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 D.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
孙中山
| A.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
| C.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 D.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能够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