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
| B.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
| 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18O |
| 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迅速下降 |
在对遗传病的分析研究中,常对患者及其亲属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照相、放大、分组、比较分析,这是因为
| A.中期持续时间短 |
| B.中期的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 |
| C.中期的染色体最粗大,容易分析比较发现其异常 |
| D.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再发生变化 |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与该实验的成败无关的是
| A.选用新鲜绿色的叶子作材料 |
| B.研磨时要缓慢且均匀用力 |
| C.画滤液细线要细要齐且干后重画 |
| D.纸层析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取A.B.C.D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l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4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 编号 |
实验处理 |
30min内上浮 叶圆片数(片) |
|||
| 叶片来源 |
叶片数目(片) |
自来水(mL) |
NaHCO3(g) |
叶圆片数(片) |
|
| 1 |
A |
10 |
40 |
0 |
2 |
| 2 |
B |
10 |
40 |
1 |
6 |
| 3 |
C |
10 |
40 |
3 |
4 |
| 4 |
D |
10 |
40 |
5 |
5 |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不严格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
| D.外界条件均适宜,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