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8月7日夜,甘肃舟曲。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生命永远逝去。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旱,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自然灾害用频率发出警告: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凸显。而不少人尚不清醒:抢占河道,挤占行洪道,随意填埋河湖水面扩大城市规模,无序开山凿石挖矿修路。2平方公里,4万余人。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多的人口。
人口大量聚集,迫使我们不断向自然伸手。对自然过度开发则换来自然无情报复。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承载力研究,合理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极限。(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珍惜权利,探究实践。
燕秀中学九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珍惜权利,感受尊严”主题探究活动。探究由下列对话展开——
李明:我国刚买了车,就不断有人上门推销保险,真烦人!
张思:前些日子,我妈刚办了一张银行卡,就受到一些陌生人理财短信的骚扰,都闷死了!
为使更多的人参与探究,该小组开通了网络论坛,提出了探究问题。请你以“燕赵明月”为网名参与探究。

材料一: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什么地方.什么国家,总是割不断他们的故乡情,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什么地方.什么国家,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勤俭节约.认祖归宗等传统都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华夏子孙就是靠这些文明纽带,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维系起来。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巨大的灾难,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没有退缩.屈服,中国人民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坚持八年胜利。
材料三:中宣部、教育部决定,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为什么能这样做?
(3)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有何内在关系?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13年是名符其实的“道德开花年”。各级政府部门带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积小善成大爱,汇集起了越来越强大的向善的力量。在重庆,“重庆好人”主题活动深入百姓;在浙江,“最美浙江人”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还有,“美好安徽”,“最美新疆人”……在社会急剧变化和价值多元的今天,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据此,某校学习型小组决定举行一次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这些道德实践活动体现出的“正能量”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具体体现。
(2)你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现实意义?
(3)请你为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新鲜出炉。细品报告中的关键词(见下图),我们发现公报向世人展示一幅大有前途的发展蓝图。

【改革是抓手!】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宣言,而今正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来践行。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经济是中心?】
(2)在公报中,“改革”出现的次数比“经济”出现的次数多了20多次,这是不是说明我国不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请阐述理由。
【公平受关注。】
(3)近几届的全会每每都要提起“公平”一词。你身边有哪些不公平?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材料一: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引发社会极大关注。“3·01”暴力恐怖案发生后,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昆明警方等多级政法机关介入案件处理,迅速高效破案,受到舆论高度肯定。
材料二:2014年3月4日,习近平主席参加了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他指出,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到,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国家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说明了什么?
暴力恐怖事件主要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你对这项权利是如何认识的?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