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请回答:
(1)酸菜制作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但是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 。
(2)实验室可采用 法进行菌种纯化,在对该菌种进行培养时,与常规培养基相比还需要额外在培养基中添加 。
(3)为了保持所获得菌种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若采用l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在 上,放人4℃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 混匀,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4)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支持 ,理由是 。
近几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有许多推广中老年人补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铁、钙和锌等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 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血液运输 的能力低。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 症状。
(2)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如Na+和K-维持能分别维持渗透压的离子。 ,是维持pH稳态的离子。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就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进化上由此说明。
(3)植物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这说明(微量/大量/任何)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根本上是由决定的;而直接上由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1 0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
抗体合成程度 |
甲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未接种 |
+ |
丁 |
![]() ![]() |
![]() |
+ |
戊 |
![]() ![]() |
![]() |
++++ |
说明 |
![]() ![]() +: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程度 |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申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
(3)若将题中的病原体痢疾杆菌改为病毒,接种后正常鼷鼠往往先通过途径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途径来彻底消灭。
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结构),A、B、C分别表示(激素)。
(2)图中①的作用效果是,②的作用效果是。
(3)图中具有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激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当葡萄糖在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Na2CO3或NaHCO3)发生反应,此反应的意义是。
(5)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是。
(6)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肝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非糖物质
右图是植物生理活动图解示意图,请回答:
(1)虚线框部分表示叶绿体内结构。其中把光能转换电能是由分子完成。
(2)光反应阶段,变成强的氧化剂,是很强的还原剂。
(3)和富含有活跃的化学能,很容易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暗反应阶段中合成有机物利用。
(4)当CO2浓度下降时,C3的含量会,当光照强度下降时,C5的含会。
(5)写出两种实验方法来判断某成熟植物细胞死活
①
②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不必写出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