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一篇《江苏财政大力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文章引起某校高二(1)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功臣”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要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目前,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资源环境都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
(1)请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理解。
分析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部分市民表示“不管这些焚烧厂在哪里建,对当地村民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应该有这个机制,把应该补偿的资金补偿给村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对受影响的市民予以资金补偿。
解决问题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并积极创新相关体制、政策和管理模式。2013年7月2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工作新闻发布会,江苏将投入两至三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力争通过10年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请结合材料,为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
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撑。某校高二(2)班同学,围绕“国家财政”这个话题,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情境一有同学从网上了解到,2010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率达21.1%,已至76740亿元。按照财政收入年增目标一般定在8%的惯例来推算,2010年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已无悬疑。
(1)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情境二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拉弗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拉弗用来描绘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
(2)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情境三2010年以来,“涨”声连连,我国各种商品价格轮番上涨,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稳定物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3)请你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对国家的财政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365元。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材料二中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有什么经济意义?
材料: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在世博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从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世博会的热情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追求和平进步、实现和谐共处、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世界各国应该理智处理民族矛盾、文化摩擦和地区冲突等热点问题,以和平的方式协商解决国际国内纷争,消除种族隔阂和冲突,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结合政治常识说明如何才能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谈谈世博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为支持甘肃省舟曲县开展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央财政8日向甘肃省紧急下拨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修复和堰塞湖处理以及因灾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上午在甘肃舟曲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灾后重建。要从舟曲自然、地理、民族、经济和灾情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支持、合理推进。做到灾后重建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扶贫开发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使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1)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温总理对救灾部署和要求的哲学依据。
(3)材料体现政治学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离经济增长。
材料一: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
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人口,有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能从经济增长中更多受益。
材料二:胡锦涛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根据材料一,请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阐述国家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实现包容性增长。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
(3)分析材料二中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