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条件 | B.热量状况 |
C.经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
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 | 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
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题。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
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图中②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
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题。近年来中国吸引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③市场潜力巨大 ④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③技术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减弱
④本国人口失业率有所上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题。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 | B.②——中国工业化率 |
C.③——日本城市化率 | D.④——中国城市化率 |
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题。
评价类别 |
农作物A |
农作物B |
农作物C |
|
满足 程度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
76 |
29 |
42 |
|
资源 利用率 |
光合潜力利用率 |
11.3 |
4.4 |
4.5 |
光温潜力利用率 |
51.0 |
20.2 |
29.0 |
|
气候潜力利用率 |
64.2 |
24.1 |
34.7 |
|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
76.4 |
28.7 |
41.4 |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 B.气温 | C.降水 | D.土壤 |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 B.降水 | C.土壤 | D.社会经济因素 |
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 B.农作物B | C.农作物C | D.农作物B和C |
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 | B.珠江三角洲 | C.松嫩平原 | D.河西走廊 |
读下列材料,回答题。
从2009年11月上旬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气荒”席卷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一些城市的天然气汽车出现加气困难,还有一些城市为了保障居民用气,不得不停掉工业用气,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
①开发利用难度小 ②燃烧效率高 ③使用方便 ④对大气污染严重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性
③大量开发使用新能源,以此全面替代煤炭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