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D.为商业网点选址 |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的季节 |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
“数字地球”是( )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
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
苏伊士运河1859年开始开凿,1869年底开通。运河总长约190公里,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18.9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成为连通欧洲与亚洲最短距离的航线。埃及去年8月宣布新运河计划,预定一年竣工。这项计划造价80亿美元,包括新开挖一条37公里的河道和加深、拓宽35公里现有河道。按照工程设计,新开挖的河道深度为24米,宽度超过300米。读新老苏伊士运河分布图及运河航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埃及政府投巨资开挖新运河的主要原因不是为了
A.大幅提高通行船只的载重吨位 |
B.提高本国未来的运河收入 |
C.带动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
D.大幅提高运河的年通航能力 |
修建新运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大量的人口搬迁 |
B.土石方工程量巨大 |
C.交通运输不便 |
D.为了保护生态,大量的树林移栽 |
若图中照片为船只刚好经过运河上的30°N纬线时所拍,箭头表示船的前进方向,则此时是
A.北半球夏季上午,船只向南开行 |
B.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南开行 |
C.北半球冬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D.北半球夏季下午,船只向北开行 |
下图是大致沿35°N从我国郑州至日本东京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的气候数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乙地是
A.朝鲜半岛 | B.济州岛 |
C.钓鱼岛 | D.台湾岛 |
如果上图右侧的两组气候指标M、N是在甲地、丙地、东京三地中的两地统计所得,下列组合符合实际的是
A.甲—M;丙—N | B.甲—N;丙—M |
C.丙—N;东京—M | D.东京—M:甲—N |
造成M、N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距海洋远近 | D.距大陆内部远近 |
下图为德国农业分布与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德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图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温和湿润 |
C.河网密集 | D.土壤肥沃 |
德国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养活124人。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业生产效率高是重要表现之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国
A.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量丰富的劳动力 |
B.优越的种植区位与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 |
C.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
D.广阔的市场与发达的水运条件 |
下图为东北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河水文特征可能包括()
A.流量大 | B.含沙量大 |
C.有结冰期 | D.无凌汛现象 |
①、②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为我国的一条重要山脉,下列地理界线可能与图中分水岭接近的是()
A.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
C.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分界线 |
D.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