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某河谷。读图,完成以下问题。该河谷( )
A.岩层①比沉积物形成年代晚 |
B.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山区 |
C.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
D.因岩层断裂陷落,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最可能是( )
A.甘蔗制糖 | B.棉花纺织 |
C.葡萄酿造 | D.大豆加工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以下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
D.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纽约曼哈顿拥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与“空心城”比较,“不夜城”没有体现中心商务区的那一项特征()
A.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 B.建筑物高大稠密 |
C.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 D.内部分区明显 |
华尔街的“空心城”说明()
A.城市化水平高 | B.逆城市化现象 |
C.城市化速度快 |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
人口数量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读图“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略图”,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规模越大的城市数目越多 | B.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相互重叠 |
C.规模越小的城市数目越少 | D.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相不重叠 |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 | B.西北地区 |
C.北方地区 | D.南方地区 |
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
D.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低 |
C.城市人口数少 |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