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应保存于带磨口玻漓塞的广口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易挥发 |
B.向Ca(C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 |
D.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P2O5或无水CaCl2干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用于净水与K+、Al3+的水解有关 |
B.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抑制Fe3+的水解,常加入少量稀硫酸 |
C.常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以避免氯气溶于水而损失 |
D.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
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CO32﹣、Al3+、Cl﹣、NO3﹣ |
B.无色溶液中:NH4+、K+、CH3COO﹣、Cl﹣ |
C.pH=1的溶液中:Fe2+、NH4+、Mg2+、NO3﹣ |
D.水电离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Fe3+、SO42﹣、K+、Na+ |
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
B.混合溶液的pH = 7 |
C.混合溶液中,c(H+) = ![]() |
D.混合溶液中,c(H+) +c(B-) = c(OH-) + c(A-) |
常温条件下,有关① 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四种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
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④最大 |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 (s)+4CO (g) Ni(CO)4 (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生成Ni(CO)4 (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25℃时反应Ni(CO)4 (g) Ni (s)+4CO (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 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
D. 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则此时v(正)>v(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