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性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海域N为           ,习惯上我们将该海域称之为该国的“产业运河”。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地区终年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
(2)图中城市M为日本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工业布局形式属于                               
(3)图中岛屿P为             ;二战以来,该岛屿的A类工业区逐步衰落,而B类工业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请运用地理知识简要分析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4)该国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有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从气流状况看,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水平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百帕(选择填空)。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2)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线中,可能形成晴朗天气的是____线,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___线附近。

读下图回答问题。(15分)

(1)此图所画的大地球表示       日,节气为   的日照状况图。(3分)
(2)此时阳光直射在   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6分)
(3)此大图与右图     图日期相同(选择填空)。(2分)
(4)此图所示时间过半年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此时北京正值 时节(春播、夏收、秋收、冬闲)(选择填空)。(4分)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
(2)图中C~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C表示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代表,该面以下代表
(3)图中D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D面以上的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E物质状态为 态。

东部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关注民生、扩大开放是经济社会的两条主线。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示意图

(1)根据甲图分析2010年南方春季大旱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2)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简述图示区域北部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比较B地与D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简要分析图示区域北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5)B地的河谷农业可以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列举两种)。
C地可以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列举两种)。
分析B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