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3题。

该工业可能是

A.家具厂 B.炼铝厂 C.电子元件厂 D.制糖厂

图中显示该工业布局的理想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A.地租费用、市场近便 B.市场近便、工资
C.工资、政策影响 D.地租费用、交通费用

读福建省某山区县1960-199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1-2题。

年份(年)
森林覆
盖率(%)
耕地面
积(km2)
年降水
量(mm)
气温年
较差(℃)
河水含
沙量(%)
粮食总
产量(万吨)
人口
(万人)
1960
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199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从1960年至1990年,下列各项统计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森林覆盖率 B.河流含沙量 C.人均耕地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耕地面积增加 B.人口增长过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农业科技发展

下图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2题。

影响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变化

图中④阶段比③阶段更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A.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种植
B.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C.增加了科技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D.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或保护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温度、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读图,完成1~2题。

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