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1)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4分)
(2)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左图表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左图上方框代表赤道太平洋上空热力环流圈,右图为某洋流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序号①②③代表的洋流中,水温分布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在A线上加绘箭头表示该处气流运动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这种现象叫厄尔尼诺现象,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图示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二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材料三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图甲)和鲁尔区工业区图(图乙)。

(1)鲁尔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简要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3)分析美国东北部发展炼铝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
(5)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多选题,1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4)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5)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的商品粮增产潜力更大,试分析原因。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8.2%
36.1%
6.2%
1.3%
8.2%


(1)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请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简述“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11分)读某区域示意图(图甲)及该区域早期各农业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甲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区冬季气温的高低,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图甲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远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
(3)简述图乙所示该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简要分析图甲中A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处湖泊产生的不良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