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是       气压带,并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画出信风带的风向。
(2)左图所示的季节,亚洲东部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印度半岛盛行          风,成因是                             
(3)右图中A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是                   
(4)右图中温带海洋气候区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名称为           ,同纬度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为         带。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B.海陆间水循环仅联系了大气圈和水圈
C.洋流系统促进海洋和内陆间热量交换
D.海洋温度发生变化会影响全球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材料二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材料三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____。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图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中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2)高原南部水能资源丰富,简述其主要原因。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图1
(1) 分别归纳图1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材料二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2)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3)
 
图2         图3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