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停止“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近期来,衡阳市高校组织推动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正在我们身边进行,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倡议我们在就餐后打包剩饭剩菜,“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1)“光盘行动”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2分)
(2)“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2分)
(3)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4分)
(4)“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写出两条倡议。(2分)
(1)2011年3月31日发表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截止2010年12月,中国共参加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7390次,9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观察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
该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3)观察漫画《牛人与牛车》
牛人与牛车
漫画《牛人与牛车》反映了什么问题?
情景一:你有一本极好的数学复习用书,同学向你借这本书。
情景二:期中考试前,学习非常紧张,有同学经常让你给他解答问题。
假如遇到上述情形,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孙浩同学在进入中学后,下定决心改变过去在小学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一)、刻苦学习,各学科成绩要稳获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三名
(二)、少休息,多学习。早上5点起床读书,中午不休息,
晚上巩固练习到12点。
(三)、遵规守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你认为孙浩的计划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为什么?(8分)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构建和谐,担当使命”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宣传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分组进行,收集材料。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调查组:请你调查社会上存在的不和谐现象。(至少三例)
(2)宣讲组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
请告诉大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指导思想。
(3)评论组:请你运用思想政治课本中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幅图的理解。
(4)建议组收集到这样一则材料: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如今,全国人民信心百倍、共同参与,正在中国大地上谱写着和谐社会的优美乐章。
请你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学校提出宝贵建议。
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置身环境,表达心声!
镜头一:五一假期,河南某市人民公园郁金香开得正艳,游人纷纷挤进花圃竞相合影留念,照相机闪烁不停。此时,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默默的蹲在拍照的众人身后,用稚嫩的小手扶起半倒在地的郁金香,又仔细的刨来新土,重新栽种,后被人们誉为“最美河南女孩。”
镜头二:九岁的小葛在放学的路上捡了200元钱,在寻找失主的过程中,却迎来了四位“失主”——阿姨A:“这是我在××路上丢的钱”,结果路名不对,阿姨低头走开;——阿姨B:“这200元是我的买鞋钱”,经核实,阿姨脸红;——叔叔A:“谢谢好孩子,拾金不昧”,一盘问,情况不符,叔叔转身离开;——叔叔B:“好孩子,这钱分你一半”,小葛无语,陷入沉思……
(1)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人物?
(2)面对上述现象,你有哪些感悟?(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