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降雨量(mm) |
降雨 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4.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A.坡耕地 荒草地 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混交林地
读北美洲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判断38-40题。从图上看,影响北美洲年日照时数最大的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很高 | B.地处内陆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沿岸有寒流流经 |
长日照对该地区哪类农业的发展特别有利
A.畜牧业 | B.林业生产 |
C.小麦生产 | D.瓜果、蔬菜生产 |
甲地日照时数相对较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沿岸有暖流经过 | B.由于天气寒冷 |
C.全年盛行西风,降水较多 | D.全年在低气压带控制下 |
读图(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与人均资源拥有量示意图),回答36-37题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四国,正确的是
A.①美国 ②印度 ③巴西 ④日本 |
B.①巴西 ②日本 ③美国 ④印度 |
C.①日本 ②印度 ③巴西 ④美国 |
D.①印度 ②美国 ③日本 ④巴西 |
②国近年来迅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关注的行业是
A.钢铁工业 | B.棉纺织工业 |
C.旅游业 | D.计算机软件业 |
读图,完成问题。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 B.河水流速减慢 |
C.淤积速度加快 | D.出现侵蚀后退 |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回答25-26题。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