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区之一,甘肃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国的土地利用有重要参考意义。下表示意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其中未利用土地包括撂荒闲置农用地。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
|
以耕地为主 |
以林地为主 |
以牧草地为主 |
以未利用地为主 |
1997年 |
38% |
16% |
27% |
19% |
2005年 |
28% |
24% |
26% |
22% |
关于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济发展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
②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③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把双刃剑
④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有
①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撂荒闲置农用地②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由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③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④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如陡崖 M 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 B.由西向东 |
C.由东南向西北 | D.由东向西 |
在 N 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
D.都看不见 |
下图为三处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1-2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三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丙>乙 | B.甲>乙>丙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乙可能是
A.天山 | B.秦岭 |
C.大兴安岭 | D.阴山 |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
下图所示区域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①、②为该地设计的引水渠。读图完成1-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线气压值低于c线 |
B.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
C.d线气温值高于e线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D.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
下图为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此时,虚线甲乙所示的天气系统
A.冷锋,向西南移动 |
B.冷锋,向东北移动 |
C.暖锋,向西南移动 |
D.暖锋向东北移动 |
图中①、②两地
A.风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
B.风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
C.风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
D.风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