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请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任选三条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学以致用”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苏北A县某乡镇中学九年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开展了很多活动:
感受成就:同学们通过走访有关部门调查了该镇与县城发展状况,以下是相关统计表:
苏北A县某乡镇发展状况调查表(局部)
时间 项目 |
1985年 |
2005年 |
2009年 |
乡镇居民年平均收入 |
1853元 |
11653元 |
23459元 |
主要收入来源 |
承包责任田 |
个体蔬菜贩运 广泛出现 |
民营蔬菜深加工企业 数量迅速增长 |
县城居民年平均收入 |
3210元 |
27765元 |
30558元 |
(1)从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辨理明义:材料一: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2014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各地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明理导行:李欣是一名职业高中刚刚毕业的学生,学的专业是服装裁剪。李欣并不愿意进厂工作,而是想通过自己手中的云剪,裁剪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世界顶级的服装设计大师。父母愿意支持女儿成就理想,多方筹资想帮她开一间小小的裁缝店。
(3)李欣的爷爷奶奶对李欣上职高一直有意见,认为上职高和自己“开店”是没出息的表现。如何你是李欣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知识帮李欣向其祖父母说明道理。
材料一: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满口粗话脏话;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
材料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首个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正式出台,对不同阶段的未成年人提出了“八礼四仪”的具体要求。该规范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未成年人加强“八礼四仪”教育的理由。
她,默默坚守心中的信仰,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她,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从不乱花钱,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她,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如今九十高龄的她,始终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这是她的丈夫说过的话,她却用整个后半生做了忠诚的实践。她就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
联系材料,说说她是怎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强调要“依宪治国”,并把12月4日确立为宪法日;报告中首次要求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其关键是什么?
(2)全会把12月4日确立为宪法日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公民应如何培养“法治思维”?(2点,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要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让全体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3点,3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就举世瞩目,这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我国政府让全体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做了哪些实事?(至少3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