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徒手托出生命奇迹而手臂粉碎性骨折的“最美妈妈”吴翠萍、在身受致命伤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操控,用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到三次勇闯火海,舍生忘死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近年来,“最美人物”频频出现,他们或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在关键时刻毅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不断地感动着我们,传达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健康向上、求真向善臻美的正能量。
某社区正在开展“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居民采纳与社区生活的公德意识。假如你是该社区居民,请你参与。
(1)、你认为该社区开展的这一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
(2)、这些“最美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最美人物”?
(3)、“最美”催动正能量,社会呼唤正能量。在社区公共生活中,你打算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社会积聚正能量?
材料二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4) 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4分)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改善城市卫生环境、进一步美化城市容貌,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江苏省盐城市政府组织教育、环保等单位通力合作,集中治理由于乱停,乱放,随手乱抛等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共同营造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模工作宣传活动。
(1)【心有所动】为早日建成卫生盐城、美丽盐城,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情有所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问你能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盐城、美丽盐城做些什么?
材料一:漫画《网络问政》
材料二:某中学门前道路狭窄,加之一些小商小贩违章经营,经常在学生上学放学时出现交通拥堵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九年级(1)学生小明和他同学写了一份《关于解决校园外交通拥堵的方案》,准备寄往市长信箱。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漫画说明了什么?
(2)说说材料二中的小明和他的同学这样做的依据。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从而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人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立法、行政还是司法,全面依法治国的步履坚实而有力。
某校九年级同学围绕“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理论探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依法治国的实施进程,同学们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15年两会的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从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到修改行政诉讼法破解“民告官”难题……更加注重反映民生诉求、回应社会关切。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依法行政。60个国务院部门集体“晒”权力清单,三分之一以上省份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1)同学们收集到的以上资料让你联想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哪些方面?
【出谋划策】
(2)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准备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进行有关宪法知识的宣传,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有效的形式。(不少于三种,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实践交流】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将演讲稿的标题和要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标题不能引用试卷中已经呈现的)
材料一: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圆梦中国德耀中华》1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和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一同出席了授奖仪式。
材料二:授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讲述、童声合唱等方式,生动诠释了道德模范的精神价值。
你所在学校正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请为此次活动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谈谈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3)向道德模范学习,你将会采取哪些实际行动?(两个方面即可。)
培养创新精神,推动科技教育创新。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战略,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材料二:“中国氢弹之父”,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之一——于敏,为我国氢弹研制隐姓埋名近30年,在氢弹原理突破中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我国的科技国情谈谈坚持科技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